浅谈cpo与lpo,到底有什么不一样? -pg电子直营网

cpo与lpo概念最近异常火热,那什么是cpo和lpo,它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?

传统的光模块是独立于交换芯片之外,通过铜缆或光纤与其他电子组件相连,这种方式在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功耗和信号损耗。特别是,dci等网络速率逐渐从400g发展到800g,甚至1.6t,不久的将来可达到3.2t,单个光模块的功耗也在增加。
cpo与lpo
图1-数据中心连接速率路线图

比如说:sfp模块的功耗在2w左右,100g光模块的功耗一般在1.5w~3w,400g qsfp-dd dr4光模块功耗可控制在大约12w以内,800g光模块的功耗在12w至16w之间浮动。

 

随着速率的提升,因为单个光模块的功耗在直线上升,从而导致整机功耗大大增加。

我们从器件封装上来分析,在器件封装过程中,当信号速率从56gbd提升一倍至112gb/s时,对于给定长度的低损耗pcb走线,即使我们使用先进的pcb材料,插入损耗也将大约增加一倍。

通常来说,电气通道越短,中间转换(过孔、连接器)过程越少,信号完整性问题就越容易管理,也就促使将光学器件移动到内部,尽可能靠近asic,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功耗。据此,目前产生了两种主要pg电子直营网的解决方案,分别是:

cpo:co-packaged optics,光电共封装模块;
lpo:linear photonic optical,线性驱动可插拔模块。

cpo与lpo
图2-从可插拔到cpo与lpo

什么是cpo?

我们知道,传统的光模块是独立于交换芯片之外,通过铜缆或光纤与其他电子组件相连,这种方式在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功耗和信号损耗。

 

cpo封装正式为解决这一问题,通过将光模块和交换芯片紧邻封装在一起,可以极大地减少了信号在电光转换和传输过程中的距离,从而显著降低功耗、提高信号完整性、减少延迟,并且缩小了其体积。

 

下图展示了从传统铜质dac和可插拔光器件到 3d集成光学器件的cpo路线。

cpo与lpo
图3-cpo演进路线图

从上图可以看出,在如何减少连接的线性距离时,不是一步到位的,先是npo近封装光学技术,再是cpo。

 

npo是将光学引擎和开关芯片解耦,再将它们组装在同一块系统板上。


图4-npo封装

而cpo则是直接将开关芯片和光引擎组装在一个插槽中,实现了芯片和模块的共同封装。相比npo,cpo 的模块与主机asic的距离更近,可以实现更低的信道损耗和功耗。


图5-cpo封装

目前,cpo有三个阶段,分别是:

a型cpo(对应图3从上往下第4阶段-2.5d cpo);

b型cpo(对应图3从上往下第5阶段-2.5d chiplet cpo);

c型cpo(对应图3从上往下第6阶段-3d cpo)。

 

从a型到c型,特点是光学引擎与开关asic距离越来越短。

 

其中,在今年的ofc上,intel、思科等大厂展示了a型cpo产品。a型cpo的特点是芯片和光模块做成了完全标准化独立的组件,再通过pcb基板共封装在一起。光引擎与芯片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内,并完全舍弃odsp。

图6-a型 cpo封装

在ofc上,博通也展示了采用b型cpopg电子直营网的解决方案的51.2t交换机,共8个6.4t-fr4 bailly scip 光引擎,带 broadcom 光纤连接器 (bfc)。与a型cpo区别倒不是很大,asic和光模块之间还是相对解耦,但是引入了晶圆级的package技术,进一步将两套组件拉进了,距离在几厘米内。

图7-b型 cpo封装

cpo与lpo

 

图8-博通bailly scip 光引擎cpo平台

 

c型3d封装cpo是cpo的最终形态,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cpo。它将硅光芯片与其他裸die(如gpu、lanswitch、hbm等)封装在一个大的package里,是为cpo的最终形态。

 

cpo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降功耗,在图2中我们看到,400g zr光模块的功耗大部分集中在dsp上,因此,无论是cpo还是后面要聊到的lpo,设计核心在于去dsp化。只是去法不一样。

 

但我们不能说,cpo没有dsp,为了实现高速信号的调制解调、编码解码以及信号补偿等功能,cpo仍需要集成dsp功能或者与具有dsp功能的电芯片协同工作。也就是说,在cpo方案中,dsp要么直接集成在封装内的某个芯片上,要么通过极其紧凑且高效的连接方式与之紧密结合,以实现所需的信号处理功能。

图9-中国计算机互连技术联盟 cpo 及 chiplet 标准

 

 

什么是lpo技术

lpo,即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,是一种光模块封装技术。无论是cpo还是lpo,相对传统光模块,主要目的之一就降功耗,而dsp的功耗在整个模块中的占比又是最高的。

图10-400 zr光模块的功耗分布图

因此,对于lpo来说,其直接表征在于去 dsp 化,在数据链路中只使用线性模拟元件,无cdr或dsp的设计方案。通过使用具有优异线性度和均衡能力的转阻放大器(tia)和驱动芯片(driver)来替代dsp。

odcc在2023年发布了112g lpo光模块应用白皮书。其中涉及到lpo 模块的设计,其框图如下:

图11-lpo 模块的设计框图

去除cdr/odsp等re-timer组件;

使用性能更优、si补偿能力更强的的drv/tia电芯片;

将部分补偿功能集成到网络设备asic芯片;

原来由odsp实现的信号再生、数字信号补偿功能,变成通过网络设备asic芯片、drv和tia进行分段补偿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与cpo有些不同,lpo的去dsp,是真正不想在光模块中的电芯片中搞dsp,而是将dsp功能放在系统设备侧来实现。下图更直观的展示了传统基于dsp/retiming方案与lpo方案的异同。
cpo,lpo

图12-lpo方案与含dsp方案的对比

 

在接口方面,lpo对模块本体的封装没有要求,不管是qsfp,还是qsfp-dd,亦或是osfp、osfpxd等均可以实现lpo方案。

在产业内,macom、semtech、美信等在dsp领域较弱的电芯片厂商,正在大力推进lpo。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 lpo 方案绕开 dsp 短板。目前lpo方案标准化未成熟,主要涉及到电接口和光接口。

其中电接口主要是oif的cei-112g-linear-pam4协议,据了解,截至最后一次更新的(2024年4月),cei-112g-linear-pam4标准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,并且已经被业界采纳和实施,至少在产品层面已有海信等公司推出基于此标准的800g线性互联光缆。

在光接口方面,ieee802.3系列协议是成熟通用的标准,retime类可插拔光模块均需符合该协议。如果可以做到符合802.3协议,lpo则可以实现最大意义上的“互联互通”。

 

cpo与lpo的区别

 

无论是cpo还是lpo,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。cpo封装和lpo封装各有其特点和优势。cpo封装技术注重光电共封装,适用于高速高密度互联传输场景;而lpo封装技术则注重可插拔性和成本效益,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场景。

在cpo框架内,如果系统设备发生故障,需要关闭电源并更换整个板卡,这对于维护任务来说是相当不便的。相比之下,lpo光模块的可插拔使得在不关闭整个系统的情况下能够高效更换,进一步提升了lpopg电子直营网的解决方案的整体便利性,简化光纤布线和设备维护流程。


图13-几种方案的对比

整体上来讲,lpo是可插拔光模块向下演进的技术路线,相较于cpo方案更容易实现、确定性更强。
但据一些专家,lpo技术给系统端的电信道带来重要的设计问题。目前serdes的主流规范是112g,不久将升级到224g。专家认为,lpo技术无法满足224g serdes的要求。

网站地图